致敬了不起的她|朱艳:盛放在渭河北岸的“指挥花”
作者:总编辑 丨 時間:2024年03月09日 丨 分類:内地
在火热的警营中
她们巾帼不让须眉
用女性特有的坚韧和细心
撑起了公安工作的半边天
用青春和奉献
在平凡岗位上绽放出别样的美丽
奋力书写新时代为民服务新篇章
在第114个“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来临之际,渭南市妇联在全市开展了寻找“最美巾帼奋斗者”活动,刘黎芬等10名优秀女警位列其中。从即日起,渭南警讯开设“致敬了不起的她”专栏,对其中9名“最美巾帼奋斗女警”先进事迹进行展播,致敬那些用平凡书写不凡的铿锵女警。
和善、细致、朴实、勤恳是大家对她的一致评价。她2006年参加公安工作,18年来一直扎根渭河北岸,当过户籍民警、内勤民警和指挥民警,变的是岗位,不变的是敬业奉献的赤诚之心。她是同事眼里做人“低调”,干事靠谱的“小朱姐”“指挥花”,她就是渭南市公安局渭北分局指挥中心民警朱艳。

公安工作,群众是基础。朱艳常说:“跟群众打交道,你就得想着自己也是群众中的一员”。参加公安工作之初,身为户籍民警的她恰逢集中换发二代身份证,所里每天组织群众来所办证,正值酷暑,她被焦急的群众围在不足3平方米的照相室,一待就是十几个小时,连吃饭如厕都是一路小跑,就是为了减少群众等待。当她得知有许多老年人和残疾人因为身体原因无法前来办证时,她主动放弃周末休息,上门入户,为行动不便的老人和残疾人办理身份证,并送证上门,解决老人们的补贴领取难题。
得知辖区一村组群众11岁的儿子一直没有户口,学籍、保险都成了问题,朱艳查找翻阅原始户籍底册,加班加点多次走访协调,为群众办理户口补登,解决了家长的后顾之忧,群众冒雨专程送来感谢信。在“大走访”中,看到贺田村村民南某为负担上学儿子的学费和偏瘫卧床丈夫的高额医药费,在罐头厂工作被药水腐蚀溃烂的双手时,朱艳红着眼,将身上300元钱塞给了群众。
“困难不要讲,办法自己想,真正为群众解决问题才是根本。”遇到户籍室户政网络故障,朱艳就带着群众的户口本和申请资料,前往兄弟单位加班办理,只为不耽误群众的事。为了提高工作效率,她前一天加班把第二天要办证群众的受理单打出来,让群众随到随办。一位群众动情地说,他春节返乡看到最美的景色,就是大年初一户籍室依然正常办公,真正为大家解决了实际问题。
凭借细心周到的服务和认真踏实的工作,2011年,朱艳所在的户籍室被陕西省公安厅评为“优秀户籍室”,她个人也多次被分局评为“优秀户籍民警”。

警务统筹“好管家”,服务实战“花木兰”
公安派出所工作千头万绪,身为内勤的朱艳身兼多职,一警多能、一警全能,这也极大地锻造了她吃苦耐劳、坚毅果敢的工作作风,使她迅速成长为一名警务工作“多面手”,为她后期做好警务指挥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层基础经验。春寒料峭,她远赴泰州,徒步十余公里排查走访,最终锁定嫌疑人住处,成功抓捕并押解回渭;炎炎夏日,她和男民警们一道在烈日骄阳下站得笔挺,一次次顺利完成执勤任务;瑟瑟秋日,星夜月明,伴着红蓝警灯闪烁,她巡逻防控到深夜;积雪冬日,她顶着刺骨寒风,整日守候在违法嫌疑人家楼下,最终让嫌疑人伏法。作为派出所唯一的正式女警,走失的孩子她来照顾,迷路的老人她护送归家……这些“副业”她干得游刃有余。

她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精一行,在内勤岗位上,总结提炼出勤动脑多思考、勤动笔多积累、勤跑腿主动干、勤请示谦受益的“四勤工作法”,让繁琐的内务工作有条不紊,当好所里的“后勤管家”。“材料关”也是“内勤关”,她边干边学,坚持“再看一遍、再念一遍、再对一遍,再细点心、再用点心、再操点心”,用一篇篇文稿激励斗志、鼓舞士气、服务基层实战。

指挥协调“多面手”,能参善谋“小朱姐”
2018年4月份,分局指挥中心成立,新机构新职责,却缺少配套的规章制度。朱艳克服困难,主动学习,承担起“建章立制”的重任,结合分局实际,拟制了分局及警务指挥工作多项制度流程,为规范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做出应有贡献。
“我是党员,我先上!”新冠肺炎疫情袭来时,朱艳主动向分局党委递交了《请战书》,她连续在岗34天,高质量完成各项工作任务。防汛工作期间,她快速制定工作预案措施,高效组织协调开展工作,并细心暖心地为雨夜巡堤的战友们准备热姜汤,尽心用心地和同事为战友们送去雨鞋雨衣、手电喇叭等物品,和同事们一起坚守在一线……

十八年的从警路上有危险、有辛劳,也有欢笑和收获,但朱艳始终耐得住平淡,舍得付出,用实际行动践行从警初心。因工作成绩突出,她先后荣立个人三等功1次、嘉奖1次,获得省级荣誉表彰3次、市级荣誉表彰2次,多次被评为“优秀公务员”“优秀民警”“先进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优秀户籍员”。一面面锦旗,一本本证书,见证了朱艳18年的从警路、成长路、奉献路。
七绝·观看三八妇女节文艺演出有感/王东治
翰墨香润十大本——书法家常兆吉与剧作家李十三的未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