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内地  >  深耕民族音乐教育 谱写传承创新篇章

深耕民族音乐教育 谱写传承创新篇章

作者:tt2066  丨  時間:2025年08月21日  丨  分類:内地

(中国教育新闻报焦小民)秋启新章,师韵初绽。为深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推动民族音乐教育在中小学阶段的创新实践,8月19—20日渭南桃园学校特邀请河北北方学院张永江院长作“中国民族音乐教学体系在中小学阶段的实践探索研究”专题培训。



开班仪式上,渭南桃园学校党支部书记、校长王琰围绕“礼乐治校”的理念,深度融合“提升音乐技能、优化育人环境、锤炼个人素养”三大目标,为教师们锚定职业航向,着重强调了“乐”在教学中的独特价值,并将“提升音乐素养与技能” 作为教师培训的重要目标,立足学校深厚的文化传承与新时代的育人使命。


张教授的培训以“理论筑基、实践赋能、教学创新”为核心,通过理论学习、发声练习、试唱、现场回课等环节,为我校教师搭建了系统化的学习平台,助力民族音乐教育高质量发展。


理论筑基:深耕民族音乐文化内涵,构建教学认知框架

培训首日,张教授以“中国民族音乐教学体系在中小学阶段的实践探索研究”为主题,聚焦民族音乐理论深度解析,从中国民族音乐体系,柯达伊教学法的中国化,中国民族音乐教育体系实践研究,地域风格,文字,符号等多维度展开讲解。张教授强调民族音乐教学需以“礼乐文化”为核心目标,引导教师将吟诵教学融入音乐课程体系建设,建立语文和音乐相融合的新文科课程体系。


技能筑基:发声练习与试唱训练,强化教学基本功

下午,张教授结合柯达伊手势教学法,带领老师们进行科学发声训练,让每位老师都能唱准音,并现场点评指导,强调“示范教学”需兼顾艺术性与规范性,确保老师们能在精准的示范中感受民族音乐的韵律之美。


实践赋能:试唱与现场教学深度融合,探索创新教学模式

培训第二天,张教授强调了四位一体发声法,结合视唱练耳、旋律模唱、柯达伊手势等方法,系统练习《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送别》《东方红》《高楼万丈平地起》等经典曲目,强化对音阶的精准把控,在张教授的指导下,教师们都能突破自己,精准把控音准与韵律。


本次培训构建了“理论—实践—反思—再实践”的闭环成长体系,让民族音乐教育扎根桃园。两天的培训不仅提升了老师们的专业素养,更彰显了民族音乐教育在新时代的育人价值。参训教师纷纷表示,将把所学融入日常教学,让千年韵律在课堂中焕发新生,为学生播撒文化自信的种子,共同谱写民族音乐传承的新篇章。


撰稿:张玉 编辑:李鑫

初审:高红芳 左碧英

复审:王君 终审:赵平利

责任编辑:焦小民

签发审核:陈焕林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