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内地  >  职业学校优秀师生典型案例--渭南西北新世纪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吴艳

职业学校优秀师生典型案例--渭南西北新世纪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吴艳

作者:tt2066  丨  時間:2025年07月25日  丨  分類:内地

1eec5105a4921e75252db87fd585826.jpg

北新世纪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中国教育新闻报焦小民)作为西北新世纪职业中等专业学校的语文教师、教研组长兼班主任,我深知职校讲台不仅是知识桥梁,更是孩子们命运转折的起点。多年来,我始终以匠心深耕教学,用真心守护成长,凭赤子之心反哺乡梓。

一、课堂为阶,让文字撬动命运

职校学生专业各异,如何让语文课堂与专业技能结合,是我面临的首要挑战。我带领教研组重组教材,为不同专业定制教学方案:烹饪班学生对《红楼梦》中的"茄鲞"兴趣浓厚,我便以美食为切入点,引导他们从文字中品味烹饪技艺与文化底蕴,课堂因锅碗瓢盆与笔墨书香的碰撞而生动;幼教专业则聚焦绘本创作,从分析故事结构到原创童趣作品,让文字成为他们未来职业的基石。

过程中也曾碰壁。一次讲解红楼美食时,有学生觉得内容深奥,我立刻调整策略,用通俗语言、视频演示配合厨师现场制作,重新点燃他们的兴趣。最终,班级95%以上的升学率,让梁瑞锡等学生昂首迈入本科院校,正如学生所说:"吴老师的课,让文字有了温度,也让我们摸到了未来的路。"

二、以心为舟,守护迷航的青春

班主任工作让我得以贴近学生心灵。班里的于同学曾因困惑于同性情愫而变得沉默寡言,成绩下滑。我没有评判,而是在办公室、操场耐心倾听他的挣扎,告诉他:"每一种真挚情感都值得尊重,但青春更需沉淀力量。"当他遭遇同学误解时,我组织"尊重与理解"主题班会,引导班级接纳包容。最终,于同学重拾自信,在校园舞台上绽放光芒。这让我明白,教育的真谛在于理解与托举,让每个生命找到自己的航向。

三、辐射微光,让语文扎根大地

作为教研组长,带领团队开发校本资源库,通过定期教研激发创新,助力年轻教师成长。同时,我将语文课堂延伸到乡村,带领学生记录古老谚语、收集乡土智慧,把带着泥土芬芳的文字打磨成推广家乡风物与农产品的文案。当乡亲们因这些文字展露笑颜,当学生自豪地说"语文也能为家乡做事",我更坚信语文的生命力在于服务社会。

职教之路无惊天伟业,唯有对匠心的坚守。95%的升学率、学生眼中重燃的光、乡土间的朴素文字,都源于一个信念:以匠人之心精研教学,以父母之心守护成长,以赤子之心服务家园。我愿做职教园地里的园丁,静待每株桃李绽放独一无二的光华。

责任编辑:焦小民

签发审核:陈焕林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