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内地  >  支教,一场温暖的相遇/渭南市临渭区北塘实验小学 刘红娟

支教,一场温暖的相遇/渭南市临渭区北塘实验小学 刘红娟

作者:tt2066  丨  時間:2025年03月03日  丨  分類:内地

(中国教育新闻报焦小民) 寒来暑往,岁月如流,转眼一年的支教生活即将结束。凝望房前的绿树,历经秋的萧瑟、冬的蛰伏,在春风细雨的轻抚下,又在夏日的蓬勃中枝繁叶茂,郁郁葱葱。这无声的轮回,就像一本无言的日历,提醒着我时光的匆匆,也见证着我在这片土地上的成长与收获。回首这一年的奋斗历程,感慨如潮水般涌上心头,那些或深或浅的足迹,都成了我生命中最珍贵的印记,充实着我的心田。


还记得初踏入双创校园的那一刻,眼前的景象让我心头一震。整洁的校园,地面一尘不染,仿佛能映出人影;挺拔的教学楼,矗立在蓝天白云之下,庄重而又充满希望;葱茏的花木,错落有致地分布在校园各处,散发着蓬勃的生机,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花香与草香。这一切,让我心中不由充满了清新与宁静,仿佛置身于喧嚣之外的世外桃源,寻得了城市难以寻觅的一处静谧。也就是从那时起,我在心底种下了一个小小的愿望:放下内心的浮躁,全身心地投入,静静地和孩子们共度一段美好的时光。


根据学校安排,我承担起了毕业班语文教学及班主任的工作。第一天走进教室,那一声声清脆悦耳的“老师好!”,如同天籁之音,瞬间消除了我们彼此之间的陌生感。望着他们亲切的问候、淳朴的笑脸、清澈得如同山间清泉般的眼眸,我心中涌起一股似曾相识的怦然心动,强烈的责任感也油然而生,那一刻,我深刻地领悟到了支教的意义。


罗曼罗兰说过,“一个人只能为别人引路,不能代替他们走路。”在这个班级里,留守儿童和隔代抚养的情况十分普遍。许多孩子的父母为了生活奔波,早出晚归,无暇顾及孩子的成长。家庭教育的缺失,让这些孩子在学习和生活中面临着诸多挑战。

他们缺乏自制力,学习基础薄弱,眼神中时常流露出孤独与迷茫。那一刻,我深知自己的责任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是给予他们关爱与引导,帮助他们走出困境。就拿小虎来说,父母常年在外打工,他跟着年迈的爷爷奶奶生活。老人精力有限,只能勉强照顾他的生活起居,对于学习上的事,实在是有心无力。小虎起初对学习毫无兴趣,上课总是走神,作业也经常不完成。还有小萱,父母虽在身边,但为了维持生计,每天早出晚归,忙得不可开交,根本无暇顾及她的学习和成长。于是,我决定走进他们的世界,深入了解每个孩子的家庭情况和内心想法。


放学后,我常常去学生家里家访,和家长们促膝长谈,一起探讨教育孩子的方法。课堂上,我尽量放缓教学进度、降低知识难度,力求把每一个知识点都讲解得通俗易懂、生动有趣。为了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我会在讲解古诗词时,给他们讲述诗人背后的故事;教作文时,组织大家进行角色扮演,让他们亲身体验生活场景。我还运用激励性的评价,只要学生有一点进步,哪怕是一个书写工整的词语,我都会在全班同学面前表扬他,帮他们树立学习的自信心。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孩子们终于有了明显的转变和进步。小虎渐渐爱上了学习,课堂上不仅能认真听讲,还积极回答问题,课后也会主动完成作业,成绩有了显著提高。小萱的作文水平也大幅提升,她写的一篇关于我的作文,字里行间充满了真情实感,让我感动不已。班级的课堂纪律越来越好,学习风气也日益浓厚,同学们之间互相帮助、互相鼓励,形成了良好的学习氛围。我真切地感受到了孩子们一点点进步所带来的喜悦,那是一种无法用言语形容的成就感。


在与孩子们相处的日子里,有过挫败,有过疲惫,但更多的是感动与温暖。我们的爱是双向奔赴的,当我用知识为他们点亮

希望的同时,他们也用纯真和善良温暖着我。有一次,我因为感冒嗓子沙哑得几乎说不出话,上课只能用微弱的声音勉强维持。课间休息时,平时最调皮的明明,悄悄地把一盒润喉糖放在我的讲台上,还附上一张纸条:“老师,您快点好起来,我们都想听您讲课。”看着这盒润喉糖和纸条,我的眼眶湿润了。三八妇女节那天,走进教室,发现讲台上放着一个精美的手工贺卡,上面画满了孩子们的祝福,写满了“老师,您辛苦了”“我们爱您”之类的话语,那一刻,我被他们的纯真和善良深深打动,也更让我深切体会到了作为一名教师的幸福与满足。


时光匆匆,如白驹过隙。如今,离别在即,看着孩子们依旧灿烂的笑脸,我的心中满是不舍。但我知道,纵有万般不舍,也只能接受离别。似水流年,与你们的邂逅,无疑是我人生中最美的时光,这段支教经历,将成为我人生中最宝贵的财富,而与孩子们的相遇,更是我生命中最美的风景。


愿未来的日子里,这些孩子们能够继续勇敢追梦,走出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而我,也将带着这份感动与收获,继续前行,

用爱与责任点亮更多孩子的未来。

责任编辑:焦小民

签发审核:陈焕林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