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渭南市初中教育高质量发展主题研讨
在教育的沃土上,安仁初中一行五人参加了2024渭南市初中教育高质量发展主题研讨活动,收获了满满的教研果实。仅仅一天的教研活动,如同春雨般滋润了我们每一位教师的心田,激发了无限的教学灵感。

本次活动的意义及目的:
1. 提升教学质量
优化教学实践:优秀的教师分享成功的教学经验,利用多媒体手段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研讨能够使更多老师学习这种方法,改进课堂教学。
聚焦学生需求:了解初中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学习需求,以便调整教学策略。
2. 促进区域教育资源共享
校际交流合作:实现不同初中学校之间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与交流,研讨活动能促使这些资源在其他学校得到推广。
均衡区域发展:缩小城乡初中教育差距,推动渭南市初中教育整体高质量发展。农村初中可以借鉴城区学校先进的管理模式和教学理念。
本次活动安排:来自渭南市各初中的教育工作者们齐聚一堂。活动场地布置简洁而庄重,横幅高挂,桌椅整齐,处处彰显着对此次研讨活动的重视与期待。

首先由渭南初级中学余小华校长主持了开幕式,介绍了活动议程,本次活动分为:课例展示、课程博览、学术沙龙。渭南初级中学党委书记致欢迎词,感谢各位老师共同参与“弘扬教育家精神——聚焦高质量发展,共创教育新辉煌”的主题研讨。

舞蹈社团的学生们登场了。她们身着飘逸的舞裙,宛如仙子下凡。随着音乐的节奏,她们的身姿开始舞动,手臂轻扬,似随风摇曳的柳枝;裙摆飞扬,若盛开的花朵。旋转时,如灵动的旋风,快速而优美;跳跃时,像展翅的飞鸟,轻盈而矫健。
音乐老师轻轻举起指挥棒,音乐瞬间流淌而出。歌声悠扬而起,如潺潺溪流,轻柔地穿越整个空间。高音区的歌声清脆明亮,似清晨林间的鸟鸣,划破天际;中音区的和声醇厚饱满,像古老的钟声,回荡在心田;低音区的吟唱低沉有力,如大地的脉搏,沉稳而坚定。


课堂观摩环节,优秀教师的示范课精彩纷呈。他们以创新的教学模式、精湛的教学技巧和独特的课堂魅力,展示了初中教学的无限可能。学生们积极参与,思维活跃,课堂上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每节课的课堂的导入都新颖且富有吸引力,能迅速抓住学生注意力并自然引出教学主题。 教学环节衔接紧密,过渡自然流畅。各教学环节之间逻辑清晰。语文课从初读感知到精读赏析再到拓展延伸;数学从概念提出到公式推导再到例题演练;英语从思到学,层次分明,环环相扣。课堂节奏把握精准。教师能够根据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与学生的课堂反应合理分配教学时间,有张有弛,既保证学生有足够时间思考与练习,又能按时完成教学任务,使课堂教学高效有序进行。



我们跨越学科的界限,共话教育热点,从教学方法到学生心理,每一个话题都深入浅出,引人深思。在思维的碰撞中,我们找到了共鸣,也看到了差距,更明确了前行的方向。
中午,在渭南市初级中学书记的带领下,我们共同参观了校本课程的学习。学生社团活动,是校园中一道亮丽无比的风景线。在这里,学生们挣脱了课堂的束缚,在兴趣的天空中自由翱翔,让青春的活力与激情得到了最肆意的绽放,也为校园生活增添了一抹绚丽多彩、令人难忘的亮色。


下午我们分别听取了各个学科的的相关教研报告,本着探究提升促成长的原则,评课环节专家老师们谈出得失,提出建议,并对教师的专业发展提出具体要求:教师应该在课堂上注意联系实际生活,创设合适情境组织学习,设计具有挑战性学习任务,以任务引领推进课堂教学。

各教师认真记笔记

通过参与此次主题研讨,我们更加深刻认识到初中教育在学生成长关键期的重要性。在研讨中学习到了前沿教育理念与成功实践经验,例如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设计、跨学科融合教学等创新模式,强调培养学生综合素养与自主学习能力,为提升教育质量提供新思路。我校将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落实:
(一)教学实践改进
将所学创新教学方法应用于课堂,如设计小组合作探究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与主动性。同时,根据不同学科特点,尝试跨学科教学项目,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提升课堂教学效果与学生学习体验。
(二)教育资源共享与整合
积极与其他学校建立联系,分享优质教学资源,如教案、课件等。同时,利用网络平台,整合线上线下教育资源,为学生提供更丰富学习材料,弥补资源分布不均的短板,促进区域教育公平发展。
(三)教师专业发展
参加相关培训与教研活动,持续学习先进教育理念与教学技能。与同事开展教学研讨与经验分享,共同提升教学水平。尝试开展教育研究项目,探索适合本地学生的教育教学模式,为渭南市初中教育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展望未来,我们将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坚定的步伐,继续在教育的道路上探索前行。让我们携手并肩,用知识的光芒照亮学生的成长之路,共同书写教育的华章!(安仁初中供稿)
责任编辑:焦小民
签发审核:陈焕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