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港澳  >  回归19年,香港哪些成就让世界瞩目

回归19年,香港哪些成就让世界瞩目

作者:总编辑  丨  時間:2024年02月27日  丨  分類:港澳

GDP年增长4.5%,人均GDP全球第七,人均寿命全球第一。自由经济体20连冠,位列全球最大最先进的金融体系,贸易中心地位进一步巩固。基本实现“全民就业”,持续吸引外资魅力不减。香港民建联主席李慧琼表示,“一国两制”的成功实践,就是香港回归以来的最大成就。

1997年7月1日,香港正式回归祖国的怀抱,至今正好19个年头了。

回归之前,邓小平曾经放话:香港股照炒,舞照跳,马照跑!

而19年后的今天,香港又是什么样子了呢?

回首当年,一个事件大概可以说明当时香港的“家底”:上世纪90年代初,港英政府推出“玫瑰园计划”,即机场与港口发展策略。这个计划预计花费1247亿到2000亿港币。这样的结果会使香港回归之后,特区政府的财政储备只剩下50亿港币。

1991年9月,中英两国政府首脑签署了关于香港新机场建设及有关问题的谅解备忘录。港英政府修订了新机场的建设计划,英方承诺,将最初预留给特区政府的50亿财政储备,提高到250亿港币。正是因为中方打赢了这场“经济战”,才为特区政府攒下了足够厚实的“家底”,在1998年的经济危机中得以全身而退。但也说明了当时特区政府接手时的情况了。

然而回归之后,香港的民生和经济发展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今日的香港,经济稳步增长、市场繁荣、贸易活跃、金融发达、就业稳定,并连续多年被评为全球最自由的经济体,取得了让全世界瞩目的成就:

1467353346673.jpg

1、GDP年增长4.5% 人均GDP全球第七

香港经济经历了多次考验,如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以及欧债危机等,但到2014年的统计,香港过去10年的本地生产总值(GDP)年均增长约4.5%,高出其他发达经济体同期平均值近1倍。香港本地生产总值每年平均实质增长3.4%,政府财政储备累计增长65.2%,外汇储备增长2.35倍。

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数据,按购买力平价计算,香港的人均本地生产总值在全世界排名第七。香港股市和楼市自2009年初反弹后,恒指保持在较高水平运行,部分地区楼价已超越1997年金融风暴前的水平。现届政府正积极增加土地供应量,务求令小市民安居乐业。

1467353346923.jpg

2、贸易中心地位进一步巩固

2003年签署的CEPA协议,令香港贸易受益匪浅。根据中国海关总署提供的数据,CEPA实施10年,有71.61亿美元香港受惠货物进入内地,累计关税优惠达39.83亿元人民币。而近期公布的白皮书显示,目前内地是香港最大的贸易伙伴。2013年,据香港统计,香港与内地的贸易额38913亿港元,比1997年增长2.49倍,占香港对外贸易总额的51.1%。同时,香港是内地最重要的贸易伙伴和主要出口市场之一。

1467353346969.jpg

3、自由经济体20连冠

美国传统基金会公布的2016年《经济自由度指数》报告,将香港列为最自由的经济体。在《经济自由度指数》报告用以评估的十项因素中,香港在其中七项取得90分或以上的佳绩,并在“营商自由”“贸易自由”和“金融自由”方面,继续获评为全球首位。传统基金会亦赞扬香港执行稳健的经济政策、市场高度对外开放、恪守财政纪律、拥有稳定和透明的司法制度,以及对产权的充分保障,令香港能够保持国际商业枢纽和金融中心的领先地位。

1467353346232.jpg

4、位列全球最大最先进的金融体系

回归以来,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受到国际肯定。2014年5月末,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全面对香港金融体系进行评估后,肯定香港金融体系受到相当完备的监管及具承受冲击的能力,包括:银行整体资本额远高于《巴塞尔协定三》的最低要求水平;银行体系(包括外资银行分行)具备足够流动资金应付大量的存款及资金流失。IMF又确认香港是全球规模最大及最先进的金融体系之一,在世界经济论坛的金融发展指数中位居榜首。

报告显示,香港银行体系资产值达2万亿美元,相当于本地生产总值的7.05倍,资本及流动资金非常充裕,盈利稳健。证券市场则具深度、流动性及高效率,总市值相当于本地生产总值的10倍。至于保险业,渗透率亦相当高,在亚洲排行位列第二位,并且资本充足。

1467353346628.jpg

5、基本实现“全民就业”

香港在2003年沙士后,失业率一度高见8.5%,到2007年底至2008年中已徘徊于3.2%至3.5%的低水平。尽管2008年一场金融海啸令失业率掉头回升,2009年中更升至5.5%的近年高位。不过,特区政府即时推出针对性措施,加上中央政府放宽个人游政策带动香港经济,香港2013年12月至2014年2月经季节性调整的失业率为3.1%,创16年来的新低;就业不足率降至1.2%,是自1997年9月至11月以来的最低水平,可谓“全民就业”。

2011年5月,特区政府实施最低工资,并将首个法定最低工资水平定为时薪28元,全港基层打工仔的工资提升叁成以上,是保障基层劳工权益的里程碑;2013年5月1日起,法定最低工资水平进一步调升至每小时30元。另外,建议男士有3天侍产假的条例草案,已提交立法会法案委员会审议。

1467353346725.jpg

6、持续吸引外资魅力不减

香港外来直接投资成绩不俗,2014年首次名列全球第二,达1030亿美元,仅次于中国内地。

海外品牌喜欢到香港市场“试水”。据报道,香港是2015年全球最多零售商首次进驻的市场,共计有73个新晋国际品牌,为全球第一。

6月15日,两家英国公司在港开设地区总部,其中一家的总经理张汉华说:“世界各地以至内地的零售商纷纷在香港设立据点,我们必须紧跟步伐,利用香港拓展客户群。”

1467353346111.jpg

7、人均寿命全球第一

香港的人均寿命位居全球第一,这令港人骄傲,也让地球村的许多人羡慕。

尽管“香港居大不易”,多数市民仍挚爱这片土地,敬业乐业。《人民日报海外版》记者认识的物业管理员李锡华,月薪1万余元港币,他说:“我只是个看更,有房住,日子过得可以。最近我有个跳槽的机会,薪水会加一点咯!”出租车司机钟先生月入一万五六元港币,也觉得心满意足,他说:“开的士,揾钱容易过内地吧!”而在赛马会担任高管的麦先生,年薪几百万港元,他说:“‘马照跑’如今跑得更欢了,带动马会的慈善事业节节高,作为马会人,有做不完的事情。”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