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評:特首答問會,問的是愛國者的真本領
香港中通社5月18日電 題:特首答問會,問的是愛國者的真本領
香港中通社記者 陳卓儀
香港立法會18日舉行首場行政長官答問會。這場答問會意義重大、意涵極深,與多項特區治理改革一脈相承。這是特首李家超對行政立法關係的一次創新,對提升愛國者治港力量和價值的一次探索。
香港中通社圖片
愛國者治港,從香港完善選舉制度以來,已經為香港人熟知。如今,依照這一原則選出的立法會議員履職已一年多,行政團隊履職將滿一年。愛國者治港不是一句口號,在保證忠誠的前提下,也要求管治者有真本領。
正如李家超在答問會開宗明義,愛國者治港除了不容許背叛國家和香港利益的叛徒或外國代理人進入議會等基本原則外,應該有更高層次。愛國者治港要發揮更大力量價值。
層次、力量、價值,這是處於由治及興階段的香港,特首對立法會議員的新要求。
“既看樹木,更看森林”,李家超對於提升層次提出一個形象比喻,首次答問會以“二十大及兩會精神”為主題,正是此用意。在完善選舉制度前的答問大會,“質問”成為主題,反對派議員為質詢而質詢、為反對而反對;行政立法關係步入良性互動的正軌後,答問形式仍是議員問、特首答。
升級版的答問會,特首也向議員提問。這一問,問的是議員是否有真本領?是否務實為香港獻策?是否常常思考香港的建設?可以說,問答形式的創新,將極大促進議員從“樹木”看見“森林”,從香港望向北京、望向世界。
90位議員,代表的是香港各界別的聲音,匯聚的是香港各領域精英的力量。特首此前帶團率官員和立法會議員訪大灣區,正是希望凝聚兩者的力量共建香港。
答問會是一次交流機會,也是一次特首向議員說明當前施政重點的機會。如果能將90位議員的力量匯聚到一個問題上,集合五光十色的建議,那將是對管治力量的極大提升。
愛國者需要具備什麼品質?國務院港澳辦主任夏寶龍曾提出“五有”:有格局、有情懷、有擔當、有本領、有作為。格局、本領、作為,與李家超多次強調的“提升層次、發揮力量和價值”,不謀而合。
答問大會的創新讓行政立法關係進入新一頁,也是對立法會議員的促進。議員的職責不僅是監督、制衡,與行政機關的互動、配合,形成高質量議政更為重要。
愛國者治港的這些要求,不僅局限於行政團隊、立法會議員,區議會議員要選出什麼人,公營機構需要什麼樣的團隊,同樣適用。愛國者要拿出真本領。(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