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曼琪十問香港抗疫措施
香港新聞網3月23日電 香港疫情仍然嚴重,全民不能鬆懈, 政府必須把疫情壓下。我們不能躺平,不能遊走於“動態清零”及“與病毒共存”之間。對於特區政府暫緩全民檢測、分階段逐漸解除大部份社區距離措施,香港立法會議員陳曼琪23日提出十個問題。
香港中通社圖片
1. 3至11歲小童接種第一針和第二針疫苗的時間表如何,是否能配合4月19日恢復面授課堂的進度?目前3至6歲的小童疫苗接種率很低,政府如何確保幼兒小童安全上課?
2. 政府如何在放寬社交距離後保護未染疫的市民,注射疫苗是否唯一有效舉措?
3. 政府如何協助新冠肺炎康復者面對各種後遺症及康復後的治療?
4. 政府有何具體措施安排安老院舍染疫長者第一時間接受隔離和治療,直至康復後才送回安老院舍。如何盡快增加安老院舍護理人手?會否考慮從內地及海外輸入基層護理員?
5. 現有各個隔離中心和檢疫設施使用率如何?面對海外回港人士和暑假回港學生,隔離中心和檢疫設施使用的先後次序如何?會否優先給予長者、長期病患者?
除了應付本地隔離和感染個案外,是否足夠妥善隔離境外回港或到港的人士?
6. 政府有沒有具體措施方法做到病有所醫,在新階段分流輕症重症感染者?
7.特首暫緩全民檢測時,曾指香港社區動員力能弱,未能做到“不漏一戶一人”, 想問特首有什麼具體路線圖和時間表,提升社區動員能力,隨時準備啟動全民檢測?
8.政府會否制定與地區組織建立緊密的全民檢測時的工作框架,釐清合作模式及進行演練?
9.政府會否與“全港社區抗疫連線”等大型動員能力的團體有系統加強協調,把民間籌集或內地捐獻的抗疫資源更準確快速到位?
10. 政府是否有具體計劃、路線圖和時間表,加強“安心出行”實名制及追蹤功能與內地健康碼接軌?如何加強內地對香港防疫控疫情能力的信心,以爭取盡快與內地通關?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