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年後,澳大利亞煤炭首次運抵中國
香港新聞網2月10日電 據觀察者網報道,當前,中澳兩國間政治和經貿關係出現了許多回暖跡象,據此前澳大利亞廣播公司(ABC)報道,一艘滿載煉焦煤的散貨船上周在澳昆士蘭州海波因特港起航,目的地是廣東省湛江港。
據路透社當地時間2月9日報道,船舶跟蹤數據顯示,目前至少有兩艘運載澳大利亞煤炭的船隻已經抵達中國,還有幾艘也正在途中。煤炭貿易商正密切關注這些貨物,并等待在中國通關。
路透社報道截圖
據報道,航運商品數據分析公司Refinitiv和Kpler的數據顯示,從昆士蘭裝載約7.33萬噸澳大利亞動力煤的散貨船Tiger East號,正在中國南方的廣東省台山市卸貨,可能被送往國能粵電台山發電有限公司。
而第二艘裝載煉焦煤的Magic Eclipse號,於2月8日晚間抵達湛江港錨地,正等待卸貨。據報道,這艘船隻上的煤炭將供應給寶武集團。
澳媒ABC特別指出,如果這批煉焦煤確實在湛江卸貨,這將是中國兩年多以來首批進口的澳大利亞煤炭,其意義非同凡響。
此前船舶跟蹤數據顯示,Magic Eclipse號駛向廣東湛江港,預計抵達時間為2月8日。
貿易商預計,這兩批煤炭貨物將會順利通過中國海關,因為作為買家的國能集團和寶武集團都已經得到了政府方面的批准。
路透社稱,煤炭進口商可以先在中國的港口卸貨,再申請清關。不過,報道稱,近期中國港口(尤其是北方港口)的煤炭庫存不斷增加,提供給新供應貨物的空間有限,這意味著如果海關程序一旦被拖長,買家面臨的滯期費風險會越來越大。
中國煤炭運銷協會的數據顯示,本周中國北方主要港口的煤炭庫存達到3465萬噸,為六個月以來的最高水平。
而根據船舶跟蹤數據,至少有七艘澳大利亞煤炭運輸船駛往中國,預計將在未來幾周抵達。
從2017年年中開始,澳大利亞特恩布爾政府和莫里森政府盲目跟隨美國,開始全方位地破壞與中國的雙邊關係,包括炒作“中國威脅論”、以所謂“國家安全”為由阻礙兩國間正常經貿活動。
新冠疫情發生後,甚至響應美國、挑頭鼓噪對中國進行有罪推定式的“病毒溯源調查”。
自此,中澳關係和經貿往來驟然降至低穀。而在之前,根據澳大利亞官方數據顯示,中國一直是澳大利亞最大的貨物和服務雙向貿易夥伴,占該國對外貿易的近三分之一。
澳大利亞對中國的動力煤出口在2020年大幅下滑。路透社圖
2022年5月,阿爾巴尼斯領導的工黨政府開始執政,逐漸調整對華關係的政策基調,改變了前幾屆政府的對華敵視政策。中澳兩國領導人在印尼巴厘島舉行會晤,進一步為雙邊關係改善指明了方向。
2月2日,中國商務部證實,經雙方商定,中國商務部部長王文濤與澳大利亞貿易部長法瑞爾將於下周以視頻會議形式舉行會晤。這也是兩國商務部長至少三年來的首次會晤。
據香港《南華早報》同日報道,分析普遍認為,法瑞爾希望緩解中澳緊張的貿易關係,“務實”將是此次會晤的主基調。
另有消息人士透露,在近日召開的閉門會議上,澳總理阿爾巴尼斯稱“期待看到”中澳商務部長的面對面會談。此外,阿爾巴尼斯預計將於今年晚些時候訪華,具體時間尚未確定。
同時,消息人士還稱,澳大利亞龍蝦產品,或也將在3月被允許返回中國內地市場。
對此,聯合國亞洲及太平洋經濟社會委員會副主席莫里斯(David Morris)向《南華早報》表示,自澳政府換屆以來,“已經過去了足够長的時間”來重新設定“更具合作、更少對抗的(中澳)關係”。
他分析稱,中澳“是相互依存的經濟體,雙方都從中受益匪淺。因此,現在是時候恢複正常貿易了”。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