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人物:戈爾巴喬夫
作者:总编辑 丨 時間:2022年08月31日 丨 分類:國際
香港新聞網8月31日電 俄新社消息,當地時間8月30日晚,前蘇聯最後一位領導人米哈伊爾·戈爾巴喬夫病逝,終年91歲。
一位消息人士告訴國際文傳電訊社,“戈爾巴喬夫的死因不是新冠,而是年齡和其它疾病。”
據悉,戈爾巴喬夫將被安葬在莫斯科的新聖女公墓、他的妻子賴莎·戈爾巴喬娃(Raisa Gorbacheva)旁邊。
(視頻截圖)
前蘇聯最後一位領導人
戈爾巴喬夫1931年3月2日出生在斯塔夫羅波爾邊疆區的普里沃諾耶村,1955年從莫斯科國立羅蒙諾索夫大學法律系畢業。
他1985年以54歲之齡成為蘇聯領導人,也是最年輕的蘇聯共產黨中央委員會總書記。1989年5月至1990年3月任蘇聯最高蘇維埃主席;1990年3月後,任蘇聯第一任也是最後一任總統。並於1990年獲得諾貝爾和平獎。
1991年12月25日戈爾巴喬夫簽署“別洛維日協定”,隨後戈爾巴喬夫宣佈辭去蘇聯總統職務,宣告蘇聯正式解體。
對於戈爾巴喬夫的功與過,各界褒貶不一。RT當地時間30日的報道稱,他是一個“分裂的人物”。西方國家總是把戈爾巴喬夫描述成結束冷戰的“英雄”,然而許多俄羅斯人則把他視為蘇聯解體的“罪魁禍首”,認為他使莫斯科的威望和全球影響力遭受重大損失。戈爾巴喬夫1996年試圖重返政壇時,在總統選舉中只獲得了0.5%的選票。
蘇聯解體後,戈爾巴喬夫主要從事社會和文學活動。
戈爾巴喬夫還一直關注國際局勢,2021年,在談及俄美關係時,他對俄新社表示,蘇聯解體後,“西方國家尤其是美國彌漫著勝利的情緒,他們宣告自己取得了冷戰勝利,被傲慢和自信衝昏了頭腦,決定建立一個新的帝國,這導致了後來北約的擴張。”
戈爾巴喬夫近年的身體狀況持續惡化,頻密進出醫院,今年6月因腎病入院治療。(完)
上一篇
中國外交部:戈爾巴喬夫曾為推動中蘇關係正常化作出貢獻,對其病逝表示哀悼
2022年08月31日
2022年08月31日
下一篇